首页

女王黑冰原创

时间:2025-05-24 14:59:41 作者: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推开,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浏览量:61522

  近期,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文化市场需求规模扩张与供给潜能释放相互促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文化动能。

  从各种热门演出“一票难求”,到知名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这些都是文化市场火爆的真实反映。在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文化产业呈现出乘数字时代东风发展迅猛的显著特点。首先,数字技术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互联网搜索服务等行业营收增速较快。其次,数字技术推进文化市场供需有效对接。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消费者搜集更大范围的供给信息,也有利于文化企业面向更大规模的消费群体,从而为形成以需求创造供给、以供给引领消费的共赢格局提供有效支持。再次,数字技术改善文化消费体验。数字技术催化“沉浸式”文旅体验,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带领观众畅游中华上下五千年,不仅使传统文化跨越时代的沟壑,而且也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使文化消费有了全新体验。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之一就是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是鼓励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化应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以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二是着力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与规模。准确把握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围绕儿童、青年、老年等不同群体,鼓励进行富有创新性的优质文化产品研发与创作生产。三是多措并举释放消费需求潜力。发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的以点带面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举办文化及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积极推进文化消费设施改造以及文化消费环境改善,形成文化消费需求释放的推动力。四是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鼓励各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等特点,推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优化整合,助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作者:李兰冰,系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中国】13条“龙”潇洒起舞 杭州桐庐红红火火闹元宵

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访重庆市武隆区,了解当地如何依托地方特色及旅游资源优势,创新培育乡村新业态、新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渝万高铁首座3千米以上长隧道贯通

林中穿行,清风拂过树梢,一阵泥土香袭来。仰头看,红松、云杉、核桃楸拔地参天,人参苗、刺五加、五味子疏密有致,均匀散布在山间。

温哥华举行“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在线交流会

南宁3月26日电(宋斯丽 李进 赖晓翔)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26日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局清明节假期期间,将实施高峰运行图,重联或加开211列旅客列车,服务中短途祭祖、探亲客流出行,预计运输期限内发送旅客270万人次。

大厂和创企,谁能跑出中国Sora?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全国法院选派123名优秀干部援藏援疆援青。督导地方各级法院深化优秀法官交流。宁夏法院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选派25名法官到人案矛盾突出的基层法院挂职锻炼。把司法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依托“人民法院大讲堂”等线上线下平台培训法官等484万人次。组建人民法院讲师团赴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和兵团等巡回授课60余场,培训法官等4.5万人次。接收10名挂职锻炼专家学者和130名法律实习生,助力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坚持强基导向,组织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首批确定106家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进行精准联系帮扶,以点带面夯实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基层基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